ABS:概述、组成和工作原理
<table id="table158" cellspacing="1" bordercolordark="#ffffff" width="788" bordercolorlight="#adaead" border="1"><tbody><tr><td bgcolor="#ffffcc"><p align="left"><a href="http://www.ephua.com/a384.htm">ABS:概述、组成和工作原理</a> <a href="http://www.ephua.com/a385.htm">ABS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a> <font color="#003399"><a href="http://www.ephua.com/a386.htm">从ABS到ASR、ESP</a></font> <a href="http://www.ephua.com/a387.htm">ABS的发展</a> </p></td></tr><tr><td><p align="left"> ABS:概述、组成和工作原理</p><p align="left">在汽车制动时,如果车轮抱死滑移,车轮与路面间的侧向附着力将完全消失。如果只是前轮(转向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后轮还在滚动,汽车将失去转向能力。如果只是后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前轮还在滚动,即使受到不大的侧向干扰力,汽车也将产生侧滑(甩尾)现象。这些都极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汽车在制动时不希望车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是希望车轮制动到边滚边滑的状态。<br /><br /> 由试验得知,汽车车轮的滑动率在15%~20%时,轮胎与路面间有最大的附着系数。所以为了充分发挥轮胎与路面间的这种潜在的附着能力,目前在大多数车辆上都装备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br /><br /> <strong>AB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br /></strong><br /> 通常,ABS是在普通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加装车轮速度传感器、ABS电控单元、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及制动控制电路等组成的,如下图。<br /><br /><img src="http://www.ephua.com/20041125165457341.jpg" alt="" /><br /><br /> 制动过程中,ABS电控单元(ECU)3不断地从传感器1和5获取车轮速度信号,并加以处理,分析是否有车轮即将抱死拖滑。<br /><br /> 如果没有车轮即将抱死拖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2不参与工作,制动主缸7和各制动轮缸9相通,制动轮缸中的压力继续增大,此即ABS制动过程中的增压状态。<br /><br /> 如果电控单元判断出某个车轮(假设为左前轮)即将抱死拖滑,它即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发出命令,关闭制动主缸与左前制动轮缸的通道,使左前制动轮缸的压力不再增大,此即ABS制动过程中的保压状态。<br /><br /> 若电控单元判断出左前轮仍趋于抱死拖滑状态,它即向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发出命令,打开左前制动轮缸与储液室或储能器(图中未画出)的通道,使左前制动轮缸中的油压降低,此即ABS制动过程中的减压状态。 </p></td></tr></tbody></table> <p>很好呀!</p>[1] 现在一般带ABS的都不用带感载比例阀 学习了。新手啊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