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44|回复: 0

宝马730Li自动变速器大修后为何闯挡严重

[复制链接]

9533

主题

2219

回帖

938万

积分

管理员

风之龙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381032

论坛建设奖管理奖杰出贡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热爱本论坛奖最爱沙发原创达人

QQ
发表于 2019-5-9 20: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车型:2011年宝马730Li
行驶里程:210000km,搭载3.0L N52自然吸气发动机,与之匹配的是德国ZF公司的6前进挡自动变速器6HP21。
故障现象:因行驶中加速无力,同时组合仪表和信息显示屏都提示变速器有异常报修(如图1所示)。
e65e02a947ee4323bef66345b5755390.jpeg
图1 故障提示
故障诊断:连接诊断仪读取变速器控制模块故障码,共有两个码存在(如图2所示):400626涡轮轴转速传感器对地短路或断路;400331速比监测,4-5换挡不可信。通过试车发现变速器起步无力处于锁挡状态。将变速器控制模块故障码消掉,变速器解除锁挡,继续行车不超过3km伴随着换挡冲击加打滑,组合仪表和中央显示屏就又提示变速器异常。读取变速器控制模块内故障码仍然是400626和400331。
05befd36050442c8b3656ece2e3675de.jpeg
图2 变速器控制模块故障码
检查变速器油的质和量,变速器油量正常,但油质较差,有明显的烧片味道。征得客户同意解体变速器,解体变速器后发现离合器E(456挡离合器,如图3所示)烧片,同时发现离合器B(35R挡离合器,如图4所示)轻微烧片。检查变速器的机械部分如行星齿轮、铜套、油泵等都未见损坏和磨损,按照大修标准更换各离合器片及密封件。
7929164b525d4b29b1a629ca8a8cbbd5.jpeg
图3 离合器E烧片
aea7824bdaba4c8b88089d1dde37382a.jpeg
图4 离合器B轻微烧片
根据维修经验变速器控制模块报400626通常都为变速器控制模块本身故障(可以说这是个通病了,行驶100000km以上比较常见),可以修复,通过专业维修电脑的人员将电脑修复。控制阀体方面由于维修合同中规定的维修时间过短,为了加快维修进度,尽快交车,就置换了一块修复的阀体。这样将变速器组装完毕装车后试车,行驶了将近60km一切正常。试车完毕后将车熄火再次着车时车辆剧烈地向前窜动一下,此时组合仪表上和中央显示屏上同时都提示变速器异常。
读取变速器控制模块的故障码(如图5所示)为400671 位置阀故障。由于条件所限,没有专用诊断仪,不能执行检测计划。
bbb1d79434d44f4db5e5027ba2ffe40e.jpeg
图5 位置阀故障
根据字面意思,位置阀相当于拉线换挡式AT型自动变速器上由换挡接线连接的手动阀。只不过这款车采用电子换挡杆,取消了换挡接线,拉动手动阀的任务由伺服电机来完成。由于车辆在维修前并不存在这个故障,那分析下来故障的可能原因也只有控制模块和阀体了。读取变速器控制模块数据流,发现当电子换挡杆处于P位时,变速器的实际挡位位于2挡(如图6所示)。
98c9250ba6944366968d46b6c7ada2cc.jpeg
图6 故障时数据流
而对比正常车的数据流,在着车时变速器的实际挡位是在1挡(如图7所示)。
398f6b17d8df4501b4e33479227ddeae.jpeg
图7 正常车数据流
那着车时车辆向前窜一下的原因就在于变速器的实际挡位在2挡,所以车辆有向前走的趋势,同时由于踩住制动踏板和变速器P挡锁止的作用,车辆向前走的趋势被抑制住。
这样分析来看还是手动阀本身犯卡的可能性要大些(从另一方面分析,阀体是转换的,控制单元是原车的,置换的阀体有问题的可能性大)。再次更换了一块阀体,装车试车后再停下来着车还是同样的故障,车辆剧烈向前窜动一下,读取变速器控制模块故障码同样还是400671。
经过咨询维修自动变速器的同行,这种现象已是非常常见,除了着车窜车这种故障表现外,还可能导致车辆不着车,挂不上挡等故障现象,要坚信自己的判断。这样再次置换了一块阀体后故障才得以最终排除。位置阀在控制阀体上的位置如图8所示。
51a3825e1d6c454d8de0769a037c792e.jpeg
图8 位置阀
命运把握在我手,命运由我去创造. 看帖回贴 是一种美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汽车维修技术论坛 ( QQ: 5591026 粤ICP备16011226号-1 )

GMT+8, 2025-7-6 13:01 , Processed in 0.10133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