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据高低位问题
由于CPU 设计和存储器设计的差异,对于同一个16 位的十六进制数记录时可能有高位在前或低位在前的设计差异。如数据3039(十六进制),在某些仪表中会记录为3930。
在调表之前我们必需弄清,我们的仪表是用那一种数据记录方式,其中有四种可能,即:正码+高位在前,正码+低位在前,反码+高位在前,反码+低位在前。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仪表数据加密及算法:
例:我们在仪表的存储数据中看到这样的数据:3039 3039 3039 3039 3039 3039 3038 3038;一组数值很相近,连在一起(有可能是8 组,也有的是16组),这就是我们所要的里程数据。
现在我们假设数据的高低位及正反码的问题也解决,也把数据统一转为正码,高位在前,并且只讨论八组数据的情况。
我们看看这个例子:
1KM :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KM : 0001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KM : 0001 0001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8KM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9KM : 0002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10KM : 0002 0002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大家很快就看出来,里程数就是把全部的数据都加起来的结果,但在大部分的车型中是,每跑两公里记录一次数据的,这时候我们得出的数据应该都乘以2 才是实际的里程数,如上数据那就分别是:2KM,4KM,6KM,16KM,18KM,20KM。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丰田车系的调表算法:
丰田车系的里程算法,与大众的里程算法都同样是为了解决芯片擦写次数限制问题而的。
现在我们来看一组丰田车的里程数据:
97486 公里记录为:80FF FFFF FFFF FFFF 7A8B F6FF 7A8B F6FF 7A8B F6FF
这组数据为丰田车的里程记录数据,数据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由四个字组成即我们看到的:80FF FFFF FFFF FFFF,这组数据记录了从0 到4 的里程数。
如0KM:FFFF FFFF FFFF FFFF
如1KM:80FF FFFF FFFF FFFF
如2KM:80FF 80FF FFFF FFFF
如3KM:80FF 80FF 80FF FFFF
如4KM:80FF 80FF 80FF 80FF
即是有几个80FF 就为几公里。
那么超过了4 公里是怎么记录的呢?
那就是后半部的数据了,在后半部的数据中我们看到了重复了三次的7A8B F6FF ,这三组数据代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只是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而重复记录了三次。在修改数据时我们必须把三组数据同时修改,且其数值都必须一样。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组数据的含义,首先我们先看一下下面的这个数据转换表:
6 7 8 9 A B C D E F
| | | | | | | | | |
9 8 7 6 5 4 3 2 1 0
以上是正反码转换,对照上表,我们可以把数据:7A8B F6FF 转换为 8574 0900。
在8574 0900 这组数据中它们的排列方式为[十位][个位][千位][百位] [十万位][万位][千万位][百万位]。
我们将它们按我们日常的记数顺序重新排列一下可得到:00097485
97485 加上前面一个80FF 代表的一公里,那么可得到公里数为97486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