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FI——高级配置的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汽车(E表示豪华配置型 F表示非本土生产 I表示电喷汽油机)。
??DLI——日本丰田公司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ABS——刹车防抱死系统。
??ASR——加速防滑系统。
??AT——自动变速器。
??CVT——机械无级传动变速器。
??ETS——电子循迹系统。
??EDS——电子差速锁,又称EDL。
??SRS——安全气囊。
??CCS——自动巡航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
??VTEC——可变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电控系统。
??MPV——MPV的全称是Multi-Purpose Vehicle,即多用途汽车。
??SUV——SUV的全称是Sport Utility 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
??RV——RV的全称是Recreation Vehicle,即休闲车。
??OHC——顶置凸轮轴。
??VVT-i——VVT-i系统是丰田公司的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Turbo——涡轮增压。
??WHIPS——乘员头颈保护系统。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
??ESP——电子稳定装置。
??• 4WD-四轮驱动系统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A-TRC-车身主动循迹控制系统
??Ap-恒时全*驱动
??AS-转向臂
??Az-接通式全*驱动
??ASM-动态稳定系统
??AYC-主动偏行系统
??ADS-可调式减震系统
??ADC-电子空气控制悬挂系统(奔驰)
??AIRMATICDC-(双操纵机构)电子控制空气悬(迈巴赫)
??ALS-自动车身平衡系统
??ARS-防滑系统
??ASF-全铝车身架结构(奥迪)
??ASL-排挡自动锁定装置
??ASPS-防潜滑保护系统
??ASR-加速稳定保持系统
??ASS-自适应座椅系统
??B-水平对置式排列多缸发动机
??BF-钢板弹簧悬挂
??BCM - 车身控制模块
??BAS-制动辅助系统
??CATS-连续调整循迹系统
??CBC-转弯防滑系统
??COMANDAPS-驾驶室管理和数据系统(迈巴赫)
??CVT-无级变速器
??CVTC-无级变速控制机构
??DATC-数位式防盗控制系统
??DAC-下山辅助系统
??D-柴油发动机(共轨)
??DD-缸内直喷式柴油发动机
??DQL-双横向摆臂
??DD-德迪戎式独立悬架后桥
??DB-减震器支柱
??DS-扭力杆
??DAS-drive authorization system 行驶授权系统\也是一种自诊断系统
??DSE-全面安全防护
??DISTRONIC-车距控制系统(迈巴赫)
??DSTC-动态稳定循迹系统
??Dynamic.Drive-主动式稳定杆
??DLS-差速器锁定系统
??DRC-动态行驶性能控制
??DSA-动态稳定辅助系统
??DSC-动态稳定制动系统
??DOHC-双顶置凸*轴
??ED-缸内直喷式汽油发动机
??EGR -废气循环再利用
??EAS-电控自动换档
??EBA-电子控制制动辅助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SC-能量吸收式方向盘柱
??ESP-电子稳定程式
??EST-电动换挡器
??EPB-电控驻车制动系统
??ES-单点喷射汽油发动机
??EM-多点喷射汽油发动机
??EPS-电控转向助力系统
??EQR-电控快速倒档
??ETC-电子节气门控制
??ETS-电子循迹支援系统
??E-Diff-电子差速器
??FAP-粒子过滤装置
??FCV-燃料电池车
??FPS-防火系统
??FF-前*驱动
??FR-后*驱动
??FB-弹性支柱
??FSI-直喷式汽油发动机
??Fi-前置发动机(纵向)
??Fq-前置发动机(横向)
??GOA-全方位车体吸撞结构
??GF-橡胶弹簧悬挂
??GAS-可变几何进气系统
??HAC-上山辅助系统
??HBA-液压刹车辅助系统
??HDC-坡道控制系统
??Hi-后置发动机(纵向)
??Hq-后置发动机(横向)
??HP-液气悬架阻尼
??HF-液压悬架
??ICM - 点火控制模块
??ITEC-无离合器电子手排系统
??iDrive-智能信息驾驶控制系统(宝马)
??LSD-限滑差速器
??LDW-车道偏离警示系统
??LL-纵向摆臂
??LF-空气弹簧悬挂
??LINGUATRONIC-声控操作系统(迈巴赫)
??MBA-机械式制动助力器
??MDS-多排量系统
??Mi-中置发动机(纵向)
??Mq-中置发动机(横向)
??MR-中置发动机后驱动
??MRC-主动电磁感应悬架系统
??MSR-制动扭矩调节系统
??MIVEC-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三菱)
??MMI-人机界面多媒体交互系统(奥迪)
??MA-机械增压
??ML-多导向轴
??MAP - 空气流量计
??Multitronic-多极子-无级自动变速器
??NOS-氧化氮气增压系统
??OBD-车载诊断系统
??OHV-顶置气门,侧置凸*轴
??OHC-顶置气门,上置凸*轴
??PDC-停车距离控制系统
??PD-泵喷嘴
??PCM - 动力控制模块
??QL-横向摆臂
??QS-横向稳定杆
??RKE-安全遥控门匙
??RR-后置发动机后驱动
??R-直列多缸排列发动机
??RR-“后置引擎后*驱动”
??RWD-后轮驱动
??SAHR-主动式安全头枕
??SBC-电子感应制动系统(奔驰)
??SDSB-车门防撞钢梁
??SIPS-侧面撞击保护系统
??SLH-自动锁定车轮轴心
??SRS-双安全气囊
??SF-螺旋弹簧悬挂
??SSS-速度感应式转向系统
??STC-稳定及牵引力控制系统
??SDi-自然吸气式超柴油发动机
??ST-无级自动变速器
??SL-斜置摆臂
??SA-整体式车桥
??S-盘式制动
??Si-内通风盘式制动
??SFI-连续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
??ST-无级自动变速器
??TELEAID-紧急呼叫系统(迈巴赫)
??TCS-循迹控制系统
??Ti-VCT-双独立可变凸轮轴技术(此技术通过改善气流提高燃烧效率,可降低平均油耗5%)
??Tiptronic-轻触子-自动变速器
??TDi-Turbo直喷式柴油发动机
??TA-Turbo(涡*增压)
??T-鼓式制动
??VAD-可变进气道
??VDC-车身动态控制系统
??VIS-可变进气
??VSA-车身稳定辅助装置
??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VTCS-可变涡流控制
??VTEC-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
??ZBC-笼型车体概念
??VVT-i-智能正时可变气门控制系统
??V-V型汽缸排列发动机
??V-化油器
??VL-复合稳定杆式悬架后桥
??WA-汪克尔转子发动机
??W-W型汽缸排列发动机
??
??• 汽车名词之车身配件名词
??悬架:悬架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汽车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和传力装置等三部分。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我们常见轿车的前悬挂一般为麦弗逊式悬挂麦弗(Macphersan)式悬挂。麦弗逊式是当今最为流行的独立悬挂之一,一般用于轿车的前轮。其次是四连杆前悬挂系统多用于豪华轿车,它通过运动学原理巧妙地将牵引力、制动力和转向力分离,同时赋予车辆精确的转向控制。四连杆式悬挂系统在奥迪A4、A6以及中华轿车上都可以看到。后悬架系统的种类要比前悬架要多,原因是驱动方式的不同决定着后车轴的有无,并与车身重量有关。主要有连杆式和摆臂式两种。
??侧门防撞杆:众所周知,当汽车受到侧面撞击时,车门很容易受到冲击而变形,从而直接伤害到车内乘员。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不少汽车公司就在汽车两侧门夹层中间放置一两根非常坚固的钢梁,这就是常说的侧门防撞杆。防撞杆的防撞作用是:当侧门受到撞击时,坚固的防撞杆能大大减轻侧门的变形程度,从而能减少汽车撞击对车内乘员的伤害。
??车门数:指汽车车身上含后备箱门在内的总门数。可作为汽车用途的标志,公务用途的轿车都是四门,家用轿车既有四门也有三门和五门(后门为掀起式),而用于运动用途的跑车则都是两门。这里计算的车门数包括了后备箱门。
??座位数:指汽车内含司机在内的座位,一般轿车为五座: 前排坐椅是两个独立的坐椅,后排坐椅一般是长条坐椅,也有一些豪华轿车后排是两个独立的坐椅 。双门跑车若有后排后排一般只能坐两人或儿童。商务车和部分越野车则配有五个或五个以上的坐椅。
??最大装载质量(总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油箱容积(L):其容积的大小衡量一款车所能承装油量的能力。
??后备箱体积:也叫行李箱,其容积的大小衡量一款车携带行李或其他备用物品的能力。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静止时,支承平面(地面)与汽车上的中间区域最低点的距离。最小离地间隙反映的是汽车无碰撞通过有障碍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
??• 驱动方式
??前置前驱(FF):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
??前置后驱(FR):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加速时间:汽车的加速性能,包括汽车的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指汽车从静止状态下,由第一挡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包括选择最恰当的换挡时机)逐步换至高挡后,到某一预定的距离车速或车速所需的时间。目前,常用0--96KM所需的时间(秒数)来评价。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挡或次高挡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要的时间。加速时间越短,汽车的加速性就越好,整车的动力性随即提高。
??风阻系数:空气阻力是汽车行驶时所遇到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外力。空气阻力系数,又称风阻系数,是计算汽车空气阻力的一个重要系数。它是通过风洞实验和下滑实验所确定的一个数学参数, 用它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行驶时的空气阻力。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EGR(废气再循环):动机控制电脑即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节气门开度)、温度、进气流量、排气温度控制电磁阀适时地打开,进气管真空度经电磁阀进入EGR阀真空膜室,膜片拉杆将EGR阀门打开,排气中的少部分废气经EGR阀进入进气系统,与混合气混合后进入气缸参与燃烧。少部分废气进入气缸参与混合气的燃烧,降低了燃烧时气缸中的温度,因NOX是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生成的,故抑制了NOX的生成,从而降低了废气中的NOX的含量。但是,过度的废气参与再循环,将会影响混合气的着火、性能,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特别是在发动机怠速、低速、小负荷及冷机时,再循环的废气会明显地影响发动机性能。所以,当发动机在怠速、低速、小负荷 及冷机时,ECU控制废气不参与再循环,避免发动机性能受到影响;当发动机超过一定的转速、负荷及达到一定的温度时,ECU控制少部分废气参与再循环,而且,参与再循环的废气量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温度及废气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以达到废气中的NOX最低。
??主减速比:对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料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主减速比越大,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较强,而燃料经济性比较差。但如果过大,则不能发挥发动机的全部功率而达到应有的车速。主减速比越小,最高车速较高,燃料经济性较好,但加速性和爬坡能力较差。
??压缩比:就是发动机混合气体被压缩的程度,用压缩前的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后的气缸容积(即燃烧室容积)之比来表示。压缩比与发动机性能有很大关系,通常的低压压缩比指的是压缩比在10以下,高压缩比在10以上,相对来说压缩比越高,发动机的动力就越大。
??汽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三缸,1~2.5升一般为四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排量: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容积称为气缸排量,如果发动机有若干个气缸,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扭矩: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 汽车名词之制动安全名词
??制动距离(m):制动距离是衡量一款车的制动性能的关键性参数之一,它的意思就人们在车辆处于某一时速的情况下,从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静止时,车辆所开过的路程。
??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HIPS一般设置于前排座椅。当轿车受到后部的撞击时,头颈保护系统会迅速充气膨胀起来,其整个靠背都会随乘坐者一起后倾,乘坐者的整个背部和靠背安稳地贴近在一起,靠背则会后倾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头部向前甩的力量,座椅的椅背和头枕会向后水平移动,使身体的上部和头部得到轻柔、均衡地支撑与保护,以减轻脊椎以及颈部所承受的冲击力,并防止头部向后甩所带来的伤害。
??预紧式安全带
??预紧式安全带的特点是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它会首先拉紧织带,立即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止织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预紧式安全带中起主要作用的卷收器与普通安全带不同,除了普通卷收器的收放织带功能外,还具有当车速发生急剧变化时,能够在0.1s左右加强对乘员的约束力,因此它还有控制装置和预拉紧装置。
??控制装置分有两种:一种是电子式控制装置,另一种是机械式控制装置。预拉紧装置则有多种形式,常见的预拉紧装置是一种爆燃式的,由气体引发剂、气体发生剂、导管、活塞、绳索和驱动
??轮组成。当汽车受到碰撞时预拉紧装置受到激发后,密封导管内底部的气体引发剂立即自燃,引爆同一密封导管内的气体发生剂,气体发生剂立即产生大量气体膨胀,迫使活塞向上移动拉动绳索,绳索带动驱动轮旋转号驱动轮使卷收器卷筒转动,织带被卷在卷筒上,使织带被回拉。最后,卷收器会紧急锁止织带,固定乘员身体,防止身体前倾避免与方向盘、仪表板和玻璃窗相碰撞。
??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TCS又称循迹控制系统。汽车在光滑路面制动时,车轮会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同样,汽车在起步或急加速时,驱动轮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还会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险。TCS就是针对此问题而设计的。
??TCS依靠电子传感器探测到从动轮速度低于驱动轮时(这是打滑的特征),就会发出一个信号,调节点火时间、减小气门开度、减小油门、降挡或制动车轮,从而使车轮不再打滑。
??TCS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提高加速性,提高爬坡能力。原采只是豪华轿车上才安装TCS,现在许多普通轿车上也有。
??TCS如果和ABS相互配合使用,将进一步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能。TCS和ABS可共用车轴上的轮速传感器,并与行车电脑连接,不断监视各轮转速,当在低速发现打滑时,TCS会立刻通知ABS动作来减低此车轮的打滑。若在高速发现打滑时,TCS立即向行车电脑发出指令,指挥发动机降速或变速器降挡,使打滑车轮不再打滑,防止车辆失控甩尾。
??安全气囊(SRS)
??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高技术装置。安装了安全气囊装置的轿车方向盘,平常与普通方向盘没有什么区别,但一旦车前端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安全气囊就会瞬间从方向盘内“蹦”出来,垫在方向盘与驾驶者之间,防止驾驶者的头部和胸部撞击到方向盘或仪表板等硬物上。安全气囊面世以来,已经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研究表明,有气囊装置的轿车发生正面撞车,驾驶者的死亡率,大轿车降低了30%,中型轿车降低11%,小型轿车降低14%。
??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气囊容量约在(50-90)L。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安全气囊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或一氧化碳。
??除了驾驶员侧有安全气囊外,有些轿车前排也安装了乘客用的安全气囊(即双安全气囊规格),乘客用的与驾车者用的相似,只是气囊的体积要大些,所需的气体也多一些而已。另外,有些轿车还在座位侧面靠门一侧安装了侧面安全气囊。
??ASR-加速防滑系统
??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车在起步、再加速时驱动轮打滑现象,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ASR与ABS的区别在于,ABS是防止车轮在制动时被抱死而产生侧滑,而ASR则是防止汽车在加速时因驱动轮打滑而产生的侧滑,ASR是在ABS的基础上的扩充,两者相辅相成。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EBD能够根据由于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汽车在制动时,四只轮胎附着的地面条件往往不一样。比如,有时左前轮和右后轮附着在干燥的水泥地面上,而右前轮和左后轮却附着在水中或泥水中,这种情况会导致在汽车制动时四只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一样,制动时容易造成打滑、倾斜和车辆侧翻事故。EBD用高速计算机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对四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摩擦力数值,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安全。
??ABD-自动制动差速器:是制动力系统的一个新产品,它的主要作用是缩短制动距离,和ABS、EBD等配合适用。当紧急制动时,车会向下点头,车的重量前移,而相应的车的后轮所承担的重量就会减少,严重时可以使后轮失去抓地力,这时相当于只有前轮在制动,会造成制动距离过长。而ABD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它可以通过检测全部车轮的转速发现这一情况,相应的减少后轮制动力,以使其与地面保持有效的摩擦力,同时将前轮制动力加至最大,以达到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ABD与ABS的区别在于,ABS是保证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被抱死,以达到安全操控的目的,并不能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而ABD则是通过EBD在保证车辆不发生侧滑的情况下,允许将制动力加至最大,以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ABS是Anti-lockBrakingSystem缩写。世界上最早的ABS系统是首先在飞机上应用的,后来又成为高级轿车的标准配备,现在则大多数轿车都装有ABS。
??众所周知,刹车时不能一脚踩死,而应分步刹车,一踩一松,直至汽车停下,但遇到急刹时,常需要汽车紧急停下来,很想一脚到底就把汽车停下,这时由于车轮容易发生抱死不转动,从而使汽车发生危险工况,比如前轮抱死引起汽车失去转弯能力,后轮抱死容易发生甩尾事故等等。安装ABS就是为解决刹车时车轮抱死这个问题的,装有ABS的汽车,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而休会抱死不转,从而大大提高了刹车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涤件下的汽车制动性能。ABS是通过安装在各车轮或传动轴上的转速传感器等不断检铡各车轮的转速,由计算机计算出当时的车轮滑移率(由滑移率拢了解汽车车轮是否已抱死),并与理想的滑移率相比较,做出增大或减小制动器制动压力的决定,命令执行机构及时调整制动压力,以保持车轮处于理想的制动状态。因此,ABS装置能够使车轮始终维持在有微弱滑移的滚动状态下制动,而不会抱死,达到提高制动效能的目的。
??轮胎的类型与规格:国际标准的轮胎代号,以毫米为单位表示断面高度和扁平比的百分数,后面加上:轮胎类型代号,轮辋直径(英寸),负荷指数(许用承载质量代号),许用车速代号。例如:175/70R 14 77H中175代表轮胎宽度是175MM,70表示轮胎断面的扁平比是70%,即断面高度是宽度的70%,轮辋直径是14英寸,负荷指数77,许用车速是H级。
??制动装置:是按照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使汽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发挥出高速行驶的性能的装置。一般分为鼓式和盘式两种。鼓式制动器的优点是,成本低,防尘,便于同时作为驻车制动器。缺点是尺寸大,质量重,制动热量不易散发出去,制动稳定性不好。盘式制动器:是目前轿车前轮常用的制动器。一般都是钳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与传统的鼓式制动器比较,有以下有点:散热条件好,因此制动稳定性好,抗热衰退性强; 尺寸和质量小。
??• 汽车名词之通过性指标名词
??通过角:汽车的通过性是描述汽车通过能力的性能指标,亦称越野性能。通过性的主要的几个参数: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和横向通过半径等。通过角是汽车满载静止时,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接近角:汽车满载静止时,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离去角:汽车满载静止时,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 汽车名词之操纵性名词
??•
??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SC):个系统是以ABS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系统主要在大侧向加速度,大侧偏角的极限工况下工作,它利用左右两侧制动力之差产生的横摆力偶矩来防止出现难以控制的侧滑现象,如在弯道行驶中因前轴侧滑而失去路径跟踪能力的驶出现象及后轴侧滑甩尾而失去稳定性的激转现象等危险工况。
??汽车导航系统
??GPS是以全球24颗定位人造卫星做基础,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和定位系统。GPS的定位原理是:用户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从中获取卫星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时钟校正和大气校正等参数,通过数据处理确定用户的位置。现在,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可达10m以内厶GPS具有的特殊功能很早就引起了汽车界人士的关注,当美国在海湾战争后宣布开放一部分GPS的系统后,汽车界立即抓住这一契机,投入资金开发汽车导航系统,对汽车进行定位和导向显示,并迅速投入使用。
??汽车GPS导航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安装在汽车工的GPS接收机和显示设备组成;另一部分由计算机控制中心组成,两部分通过定位卫星进行联系。计算机控制中心是由机动车管理部门授权和组建的,它负责随时观察辖区内指定监控的汽车的动态和交通情况,因此整个汽车导航系统起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汽车踪迹监控功能,只要将已编码的GPS接收装置安装在汽车上,该汽车无论行驶到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指示出它的所在方位;另一个是驾驶指南功能,车主可以将各个地区的交通线路电子图存储在软盘上,只要在车工接收装置中插入软盘,显示屏上就会立即显示出该车所在地区的位置及目前的交通状态,既可输入要去的目的地,预先编制出最佳行驶路线,又可接受计算机控制中心的指令,选择汽车行驶的路线和方向。
??电子稳定装置(ESP)
??电子稳定装置(Electronic Stablity Program,简称ESP)是由奔驰汽车公司首先应用在它的A级车上的。ESP实际上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为了校正循迹方向,ESP则会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
??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ctive Body Control,ABC系统使汽车对侧倾、俯仰、横摆、跳动和车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确。车身的侧倾小,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轮胎就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以充分发挥轮胎的驱动制动作用。而ABC的出现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
??最小转弯直径: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园直径。它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汽车能够通过狭窄弯曲地带或绕过不可越过的障碍物的能力。转弯直径越小,汽车的机动性能越好。
??转向器型式:目前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销式和循环球式。它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 汽车名词之舒适性及其它名词
??雨量传感器
??雨量传感器暗藏在前风挡玻璃后面,它能根据落在玻璃上雨水量的大小来调整雨刷的动作,因而大大减少了开车人的烦恼。雨量传感器不是以几个有限的挡位来变换雨刷的动作速度,而是对雨刷的动作速度做无级调节。它有一个被称为LED的发光二级管负责发送远红外线,当玻璃表面干燥时,光线几乎是100%地被反射回来,这样光电二级管就能接收到很多的反射光线。玻璃上的雨水越多,反射回来的光线就越少,其结果是雨刷动作越快。
??高位制动灯
??一般的制动灯(刹车灯)是装在车尾两边,当驾车人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灯即亮起,并发出红色光,提醒后面的车辆注意,不要追尾。当驾车人松开制动踏板时制动灯即熄灭。
??高位制动灯也称为第三制动灯,它一般装在车尾上部,以便后方车辆能及早发现前方车辆而实施制动,防止发生汽车追尾事故。由于汽车已有左右两个制动灯,因此人们习惯上也把装在车尾上部的高位制动灯称为第三制动灯。
??防眩目后视镜
??防眩目后视镜一般安装在车厢内,它由一面特殊镜子和两个光敏二极管及电子控制器组成,电子控制器接收光敏二极管送来的前射光和后射光信号。如果照射灯光照射在车内后视镜上,如后面灯光大于前面灯光,电子控制器将输出一个电压到导电层上。导电层上的这个电压改变镜面电化层颜色,电压越高,电化层颜色越深,此时即使再强的照射光照到后视镜上,经防眩目车内后视镜反射到驾驶员眼睛上则显示暗光,不会耀眼。镜面电化层使反射i11根据后方光线的入射强度,自动持续变化以防止眩目。当车辆倒车时,防眩目车内后视镜防眩功能被解除,右外后视镜自动照射地面。
??金属漆
??很多人买车都会发现“金属漆”是个可选项,一般是在车价的基础上加2000元到3000元不等,但是“金属漆”有什么好处就不是人人都知道了。
??“金属漆”乃是原文“MetallicPaint”的直接意译,因为这种漆里掺配了金属粉末,不但可以让经过涂装后的钣件表面看起来更闪闪动人,而且在不同的角度下、由于光线的折射,会让车色、甚至轮廓都会有所变化,让整车外观造型看起来更丰富、更有趣,这是为什么“金属漆”会愈来愈普遍的道理之一。
??金属漆除了硬度高,还能表现车体层次美
??造成“金属漆”愈来愈普遍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它掺配了金属粉末,有了金属成分、因此漆的硬度增高,漆面变硬了、就比较不容易被刮伤,这对绝大部分没有车库、只能将车子停在户外露天停车场、擦擦碰碰在所难免的车主来说,那真是一大福音,有了“金属漆”,就减少许多车子要补漆、烤漆的烦心和花费。
??现在的车漆还有不是金属漆的吗?答案是:有的,有一些“素色漆”还不是金属漆,最典型的几个颜色就是白色、黑色、大红色、和黄色;并不是说这些颜色的漆料不能添加银粉,而是加了银粉之后,所显现出来的颜色就不是原本的正白、正黑、正红、和正黄,白色会变成珍珠白、黑色会变成带亮光的“碳黑”、红色会变成所谓的“酒红”,而黄色则会变成闪闪动人的“金黄”,这些颜色并不是不好,只是与原来的颜色差异太大,多半的人还是习惯原本素色漆的颜色,因此这四个素色漆的颜色比较少有银粉漆。
??没有添加金属粉末的素色漆,漆面的硬度会比较软,不但高速行车受到路面弹起的飞石击中时,漆面比较容易剥落,一般路边停车、受到外力接触时,也比较容易有刮痕,因此要特别小心,难以避免露天停车的话,最好勤打腊、在漆面上增加一层保护膜,让车漆表面滑顺不易沾染灰尘,会对防止细小刮痕有帮助。另外,素色漆的车子在清洁时一定不可以直接以乾布或湿布擦拭,绝对要用大量的清水先冲掉附著车漆表面的灰尘,这样才不会在抹布一接触车体时、就让坚硬的灰沙有机会刮伤车漆。
??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
??由于汽车门锁具有一定的互开率,降低了汽车的防盗功能,因此人们开发了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对于已装有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的轿车;即使盗车贼能打开车门也无法开走轿车。典型的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是这样工作的:汽车点火钥匙中内装有电子芯片,每个芯片内都装有固定的ID(相当于身份识别号码),只有钥匙芯片的ID与发动机一侧的ID一致时,汽车才能启动,相反,如果不一致,汽车就会马上自动切断电路,使发动机无法启动。
??智能空调
??智能空调系统能根据外界气候条件,按照预先设定的指标对安装在车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传感器所传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及时自动打开制冷、加热、去湿及空气净化等功能。在先进的安全汽车中,其空调系统还与其他系统(如驾驶员打瞌睡警报系统)相结合,当发现司机精神不集中、有打瞌睡迹象时,空调能自动散发出使人清醒的香气。
??智能钥匙
??奔驰CLK双门轿车已采用了智能钥匙,这种智能钥匙能发射出红外线信号,既可打开一个或两个车门、行李箱和燃油加注孔盖,也可以操纵汽车的车窗和天窗,更先进的智能钥匙则像一张信用卡,当司机触到门把手时,中央锁控制系统便开始工作,并发射一种无线查询信号,智能钥匙卡作出正确反应后,车锁使自动打开。只有当中央处理器感知钥匙卡在汽车内时,发动机才会启动。
??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
??WHIPS一般设置于前排座椅。当轿车受到后部的撞击时,头颈保护系统会迅速充气膨胀起来,其整个靠背都会随乘坐者一起后倾,乘坐者的整个背部和靠背安稳地贴近在一起,靠背则会后倾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头部向前甩的力量,座椅的椅背和头枕会向后水平移动,使身体的上部和头部得到轻柔、均衡地支撑与保护,以减轻脊椎以及颈部所承受的冲击力,并防止头部向后甩所带来的伤害。
??智能轮胎
??智能轮胎内装有计算机芯片,或将计算机芯片与胎体相连接,它能自动监控并调节轮胎的行驶温度和气压,使其在不同情况下都能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既提高了安全系数,又节省了开支。估计若干年后的智能轮胎能探测出路面的潮湿后改变轮胎的花纹,以防打滑。
??• CVT汽车无级变速器的发展及原理
??• 汽车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简称CVT)按作用方式不同和传动形式的差异,可分为以下几类:
?? 1、摩擦式无级变速器,它靠旋转体间的接触摩擦力来传递动力,通过改变输入、输出的作用半径,连续地改变了传动比。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就属于这一种。
?? 2、电传动式无级变速器,它由发电机、控制系统和牵引电动机组成,其变速原理为:控制系统调制发电机输出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然后输送给电动机,连续改变输出转数和力矩,以获得无级的传动比。
?? 3、静液传动式无级变速器,液压传动中实现无级变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即节流变速型和容积变速型.。节流调速存在较大的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效率较低,因此通常采用的是容积调速的形式。
??4、滑动离合器式无级变速器,这类无级传动是通过离合器“打滑”实现的。
??CVT变速传动机构早在1908年就已应用于摩托车。1955年,荷兰DAF公司首先在汽车上试装采用“V”型橡胶带的CVT。由于结构设计和选材等方面的问题,该传动机构体积过大,传动比过小,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要求。1972年H Van-Doorne博士成立Van Doorne’s Transmission B.V公司,简称VDT公司,进行大规模试验研究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因此,习惯上把这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称为VDT-CVT。金属带传动不仅可以实现传递功率容量大、效率高,同时也改变了带传动传递的传统原理,将拉式传动改为推式为主。
?? 由于金属带大量生产过程的复杂性,直到1987年才实现CVT商品化。日本Subaru汽车厂是首先开始大量生产CVT的汽车厂。1987年Subaru将电子控制的CVT(P821 型)装备于Justy汽车(发动机排量1~1.2 升)上,成功占领了日本市场。之后,欧洲的Ford和Fiat把CVT(机械式,P811 型)装备于发动机排量为1.1~1.6L的轿车上,投入市场,受到用户好评。两系统主要结构特点为:
?? 1、P811以湿式多片离合器为起步装置,P821用电磁离合器作起步装置
?? 2、P811采用机—液控制系统,P821采用电—液控制系统。
?? 3、他们都以外啮合齿轮作为液压元件,并采用单液压回路,即主动缸的面积大于被动缸面积的非对称结构。
?? 90 年代,VDT公司在第一代产品生产和使用总结基础上,开发第二代产品。第二代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较多地超过目前最先进地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操纵平顺型。并在结构上作了较多改进,如:
?? 1、采用新型金属传动带
?? 2、双级滚子叶片泵
?? 3、全电子控制系统
?? 目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是国外汽车无级变速传动研究和推广的重点,世界主要汽车公司都在研究和开发金属带无级变速系统。1991 年,德国ZF公司应用VDT技术开发了适用于发动机排量为1.5~2.5L前置前驱动轿车的CVT系列产品。1996年,日本Honda公司和荷兰的VDT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无级变速器已装备在发动机排量为1.6L经济型轿车Civic上。装备的CVT传动装置称为Honda Multi Matic其产品与CVT的产品有些不同的结构特点,如:
?? 1、起步离合器放到了被动轮的输出端
?? 2、用了双压力回路,于是主动缸面积与被动缸面积可做成相等的对称结构;
?? 3、增加电气系统出现故障后的备用液压回路。
??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由VDT公司取得重大突破,所以习惯上又称为VDT—CVT,其关键部件包括:金属传动带、工作轮、油泵、起步离合器、中间减速机构以及控制系统组成。
?? 传动器的主、被动轮由固定和可动的两部分组成,形成V型槽,与金属带啮合。当输入工作带轮的可动部分沿轴向外移动,输出工作轮的可动部分沿轴向内移动,使得输入带轮工作半径变小,而输出带轮半径变大,输出与输入带轮的工作半径之比变大,即传动比变大,反之,传动比将变小,工作半径大小变化是连续的。金属传动带有多个金属片与两组金属环组成。每片金属片的厚度为1.4mm,在两侧工作轮挤压力作用下传递动力。每组金属环由数条厚为0.18mm的环带叠合而成,金属环功用是提供预紧力,在动力传递过程中,约束和引导金属片的运动,有时承担部分转矩传递。主从动轮由可动与不动的半锥轮组成。其工作面大多为直线锥面体。在液压控制系统作用下,依靠钢球—滑道结构作轴向移动,可连续的改变传动带轮工作半径,实现无级变速传动。油泵是为CVT传动系统提供控制、冷却和润滑的液压油源。常用的液压油泵有两种形式,既齿轮泵和叶片泵。为提高液压油泵的工作效率,在最近开发的CVT传动器中采用滚子式叶片泵。汽车起步离合器包括湿式多片离合器、电磁离和器和液力变矩器三种。液力变矩器与CVT系统合理匹配,可使汽车以足够大的牵引力平顺的起步,提高驾驶舒适性。当发动机转速高时,闭锁离合器将泵轮与涡轮锁住,成为整机传动,提高了传动效率。但成本较高,为降低成本,研究人员一直在致力于引用电控技术,在电磁离合器或多片湿式离合器上实现液力变矩器的传递特性。由于无级变速机构可提供的传动比(即速比,输出带轮的工作半径与输入带轮工作半径之比)范围为0.445~2.6左右,不能完全满足整车传动比变化范围的要求,因而设有中间减速机构。控制系统是用来实现CVT系统传动速比无级自动变化的VDT—CVT控制系统,分机—液控制系统和电—液控制系统。机液控制系统主要有油泵、液压调节阀(速比和带与轮间压紧力的调节)、传感器(油门和发动机转速)和主、从工作轮的液压缸及管道组成。日本的本田公司开发的CVT中,采用是电—液控制系统,系统可以利用电子控制系统容易实现控制算法的优点,对系统进行精确的控制。而采用液压执行机构可以利用液压系统反应快的特点。CVT初期产品多采用机—液控制系统,近期一般采用电—液控制系统,但电—液控制系统成本高。
?? ECVT电子控制系统由电磁控制离合器、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元件、电磁阀组成。传感元件包括选档操纵手柄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等,它们为控制单元提供各种与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信号。控制单元以此为根据做出判断,并将控制信号送至电磁阀,控制电磁离合器和液压系统的工作。当选档手柄位于P、N之外任一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使离合器内的金属粉末磁化,离合器接合,将发动机的动力平稳地传递给主动轮。液压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输出适当的压力控制带轮两部分间相对滑移程度,并使两带轮工作直径的变化趋势相反,进而改变变速器传动比。为提高ECVT总体工作性能,电磁阀还可调节液压系统的线压力。当变速器的输出转矩小于最大转矩的60%时,线压力降低,带轮夹紧力相应减小,变速器工作更加平稳。反之,带轮在高压作用下夹紧钢带,避免钢速打滑,保证动力传递的可靠性。德国ZF公司开发的智能型ECVT加大了金属带的宽度,它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达210N•m,可应用在发动机排量2.5L的中型轿车上。它还具有更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制造工艺要求较高给CVT(ECVT)的普及带来了新的困难。但随着汽车制造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问题将会解决。
??•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
??衡量汽车发动机性能指标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叫做压缩比。汽车发动机是一部复杂的能量转换机器,依靠燃油燃烧作功。燃油在气缸(1)内燃烧,化学能变成热能,高温高压气体迫使活塞(2)在气缸中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3)连接曲轴(4),使曲轴作旋转运动而输出动力。活塞在气缸中作往复直线运动有两个上下端点,人们将上端点称为上止点(图示A),下端点称为下止点(图示B)。
??
??活塞从上止点移到下止点所经过的气缸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用V1表示。
??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空间称为燃烧室,它的容积叫燃烧室容积。用Vc表示。
??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整个空间容积,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称为气缸总容积。用Va表示,即Va=V1+Vc。
??有了上述三个概念,就引出一个“压缩比”的名词了。压缩比就是指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它表示活塞从下止点移到上止点时气缸内气体被压缩的程度。压缩比用ε表示,即压缩比(ε)=Va÷Vc。
??汽油发动机是点燃式,压缩比低;柴油发动机是压燃式,压缩比高。轿车的汽油发动机压缩比是8-11,柴油发动机压缩比是18-23。
??一般发动机的压缩比是不可变动的,因为燃烧室容积及气缸工作容积都是固定的参数,在设计中已经定好。不过,为了使得现代发动机能在各种变化的工况中发挥更好的效率,以变对变来改善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其中气门可变驱动技术早已实现,做为重要参数的压缩比也有人尝试由固定不变改为“随机应变”,但由于涉及压缩比必然要涉及到整个发动机结构的改变,牵一而动百,难度很大,长期没有进展。现在这一难题已被瑞典的绅宝工程师克服。
??近年绅宝(Saab)开发的SVC发动机以改变压缩比来控制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它的核心技术就是在缸体与缸盖之间安装楔型滑块,缸体可以沿滑块的斜面运动,使得燃烧室与活塞顶面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改变燃烧室的客积,从而改变压缩比。其压缩比范围可从8:1至14:1之间变化。在发动机小负荷时采用高压缩比以节约燃油;在发动机大负荷时采用低压缩比,并辅以机械增压器以实现大功率和高扭矩输出。绅宝SVC发动机是1.6升5缸发动机,每缸缸径68毫米,活塞行程88毫米,最大功率166千瓦,最大扭矩305牛顿米,综合油耗比常规发动机降低了30%,并且满足欧洲Ⅳ号排放标准。
?? 大部分市民去买车的时候,都会拿到一张该车型的参数表,可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地研究懂它。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听销售人员简单地介绍后就买了车。如何让市民都能看懂这张参数表,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也成了广大车商所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以广州本田06款雅阁的参数表为例,记者请专业人士教大家看懂这张有用的表。车型2.0i-VTECMT(AT)2.4i-VTEC3.0V6VTEC
?? 这里的2.0、2.4、3.0代表的是汽车排量。排量大的车动力亦大,但油耗也会上升。
?? i-VTEC、V6是发动机类型。不同的车型所采用的发动机是不同的,但绝大部分车现在都是用智能发动机。如本田采用VTEC,丰田则采用的是VVT-i。
?? MT是手动挡的意思,手动挡车更具驾驶乐趣。
?? AT表示自动挡,这类车上手容易,提速快,让新手能轻松驾驶。
?? 类型2.0(2.43.0)升/直列四缸(V型6缸)/16(24)气门、程序控制燃油喷射、DO鄄HC(SOHC单顶)双顶置凸轮轴、i-VTEC智能(VTEC)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类型指的是发动机类型,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3缸,1~2.5升一般为4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而配备了程序控制燃油喷射、DOHC(SOHC单顶)双顶置凸轮轴、i-VTEC智能(VTEC)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的车型,较容易实现高功率输出、低油耗和清洁排放的理想平衡。排气量(cm3)1998、2354、2997排气量是排量的一个具体值,如1998cm3取其近似值,就形成了2.0L的排量。
?? 压缩比9:8:1、9:7:1、10:0:1
?? 就是发动机混合气体被压缩的程度,用压缩前的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后的气缸容积(即燃烧室容积)之比来表示。压缩比与发动机性能有很大关系,通常的低压压缩比指的是压缩比在10以下,高压压缩比在10以上。相对来说压缩比越高,发动机的动力就越大。最大功率(kW/rpm)110/6000、125/5800、177/6250
?? 功率描述的是汽车的动力性能,一般来讲功率越大则动力越大,发动机转速越高,在行驶时能有顺畅充沛的动力输出。
?? 最大扭矩(Nm/rpm)186/4500、220/4000、288/5000
?? 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 排放法规EUROIV
?? 即汽车尾部排出的污染气体达到欧洲四号排放标准,我国目前还只要求达到欧Ⅱ标准,但现在的汽车厂商往往都能先行一步,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
?? 转向系统转向器类型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
?? 目前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式和循环球式,它们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达到安全、最佳的转向效果。
?? 方向盘总圈数2.98
?? 方向盘最大转圈数,跟转弯半径、车身长短有关。
?? 最小转弯半径(m)5.54
?? 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支撑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圆半径。它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汽车能够通过狭窄弯曲地带或绕过不可越过的障碍物的能力。转弯半径越小,汽车的机动性能越好。
?? 制动系统前/后轮通风盘式/盘式
?? 前轮或后轮制动,一般分为鼓式和盘式。通风盘式,顾名思义具有透风功效,指的是汽车在行驶当中产生的离心力能使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的目的,这是由盘式碟片的特殊构造决定的。目前,大多数中、高级轿车采用四轮盘式制动器,而在整个汽车领域,盘式制动器有逐渐取代鼓式制动器的趋向。
?? 制动回路交叉式双回路
?? 油管的X形设计,是近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设计模式,但有些车型还没采用,这种设计在制动时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 驻车制动手动操作后轮两轮制动
?? 又称手刹车,为汽车停驻时,防止车辆滑行的制动装置。一般有装在传动轴之间制动式和直接控制后轮制动式两种。
?? 悬挂系统类型前/后轮双横臂独立悬挂/五连杆双横臂独立悬挂
?? 悬挂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保证汽车能平顺行驶。一般有非独立悬挂、独立悬挂、麦克弗逊式独立悬挂、横臂式悬挂、前悬挂、后悬挂等。
?? 轮胎规格205/65R1594V(205/60R1692V)
?? 会印于车轮上面,R表示子午线轮胎,205/60表示车胎的宽度和直径长度。由于子午线轮胎明显优越于普通斜交胎,因此在轿车上已普遍采用。在货车上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子午线轮胎,如东风EQ1090E型、EQ2080E型、解放CAl091型、黄河JNll82型等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上的轮胎,均为子午线轮胎。
?? 车轮规格15×6.5JJ(16×6.5JJ)
?? 15×6.5是车轮的尺寸大小,车胎外不同字母代表不同等级,D用于轻型汽车、F用于中型汽车、G指标准汽车,H、L、J、是用于大型豪华及高性能汽车。
?? 性能90km/h等速油耗(L/100km)6.8、6.8、7.1、7.3
?? 开车速度保持在90km/h的时候,其行驶100公里的耗油量为6.8(7.1、7.3)L。
?? 最高车速(km/h)195、200
?? 车子最快可达到的速度。
?? 安全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带EBD功能)
?? 刹车时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而不会抱死不转,大大提高刹车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条件下的汽车控制性能。EBD能够根据由于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而只有部分车型在配备ABS的基础上又配备了EBD。VSA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
?? 这个系统是以ABS为基础发展而成。以避免在弯道行驶中因前轴侧滑而失去路径跟踪能力的驶出现象及后轴侧滑甩尾而失去稳定性的激转现象等危险工况。【天涯博客】本文地址http://www2.tianyablog.com/blogg ... 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