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12|回复: 0

丰田普拉多四轮驱动系统解析(图)

[复制链接]

9533

主题

2219

回帖

938万

积分

管理员

风之龙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381032

论坛建设奖管理奖杰出贡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热爱本论坛奖最爱沙发原创达人

QQ
发表于 2007-12-1 09: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 size="2">丰田普拉多(prado)是丰田陆地巡洋舰系列中的最新款suv。这款全新开发的新一代suv,配备了丰田全新4.0l v6发动机,排放达到欧Ⅲ标准。普拉多(prado)先进的发动机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配以坚固的车架以及强化的悬架系统,使崎岖的路途变得舒适顺畅。作为一款越野车,四轮驱动系统可谓是重中之重。本文将着重为您介绍普拉多(prado)装备的全时四驱系统。<br /></font><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 size="2"><img alt="" src="http://www.motorchina.com/magzine/20070620/20070620132957.gif" /></font></p>  对于普通的锥形齿轮式差速器,不论是轮间差速器还是中间差速器,由于行星齿轮在吸收转速差时因自转而产生的内摩擦力很小,如果不对其进行限制或锁止,只要有一侧(或一轴)车轮滑转,则另一车轮(或车轴)的驱动力也会被限制到与滑转一侧车轮(或一轴)的驱动力相等,不能充分发挥轮胎的抓地力,影响汽车的越野性。普拉多(prado)的底盘系统采用了全时驱动方式,布置了3个差速器:前、后差速器采用普通锥形齿轮式差速器,无差速限制和锁止装置,左、右两侧车轮的滑转通过trc/vsc系统以制动方式来限制;中间差速器采用托儿森(torsen)t-3型限滑差速器。国产的一汽丰田普拉多(prado)采用4bm分动器,可以实现对差速器的电控锁止。<br /><br /><strong>  全时四驱系统的基本构成</strong><br /><br />  丰田普拉多(prado)四驱传动系统的机械部分主要由变速器、分动器(可电控锁止差速器)、前后传动轴及前后差速器等组成(图1)。<br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motorchina.com/magzine/20070620/20070620105645.gif" /></p>  四驱的电控部分由制动控制ecu、发动机ecu、中间差速器锁止按钮、驻车及空挡位置开关、4wd控制ecu和分动器电控执行器等组成。分动器电控执行器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意愿(中间差速器锁止按钮)、汽车制动状态、发动机运行转速状态、变速器挡位状态等信号对分动器内的差速器进行锁止控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驾驶员操作,确保分动器内的传动切换准确有效,避免由于误操作而造成的机件损坏。<br /><br /><strong>  分动器电控执行器</strong><br /><br />  一汽丰田普拉多(prado)的发动机型号为1gr-fe,变速器型号为a750f,其分动器采用经过改进的vf4bm。如图2所示,分动器有l和h两个挡位,传动比分别为2.566和1.000,l、h挡位由驾驶员手动操作。驾驶员根据路面状况切换“中间差速器锁止按钮”对差速器进行锁止,因而可实现h4f-h4l-l4f-l4l的换挡模式。h4f和l4f为分别对应分动器高、低挡的差速器“f”(自由)模式,h4l和l4l则为“l”(锁止)模式。其他类型的分动器如表1所示,其中vf2a分动器在普拉多2700车型上使用,torsen lsd为选装部件。<br /><br /> 由变速器传来的动力经分动器的副变速l或h齿轮传到差速器外壳齿轮(图2、图3),再经差速器内的传动机构把动力传到前、后轴,4wd控制ecu对分动器电控执行器进行控制,驱动“中间差速器锁止拨叉轴”实现中间差速器锁的切换。<br /><p align="center"><img height="200" alt="" src="http://www.motorchina.com/magzine/20070620/20070620105807.gif" width="200" style="width:24;height:24" /><img height="200" alt="" src="http://www.motorchina.com/magzine/20070620/20070620105836.gif" width="200" style="width:24;height:24" /></p><strong>  torsen lsd防滑差速器结构</strong><br /><br />  torsen lsd的结构如图4、图5所示,主要由差速器外壳、行星齿轮架、行星齿轮、太阳轮、环形齿轮接合齿、太阳轮接合齿及4个离合器盘等组成。结构中有8个行星齿轮与环齿和太阳轮齿内外相互啮合,它们之间相互啮合齿轮的齿形属于torsen t-3型。当环齿与太阳轮的转速不等时(某一驱动轴有打滑趋势),行星齿轮会被迫产生自转运动,这个自转运动又会导致与环齿或太阳轮的轴向相对运动。轴向运动的压力对安装在装置内的离合器盘施加压力,产生内摩擦力,因此限制了相对运动,也就限制了打滑的驱动轴的运动,而增加不打滑的驱动轴的扭矩;太阳轮与太阳轮接合齿相互配对,以便把太阳轮传来的动力输出到前驱动轴。而环形齿轮接合齿则把环齿的动力输出到后驱动轴,因此接合齿实际上是用于传递动力的过渡齿轮。只要前、后驱动轮因地面附着力的变化而导致扭矩的变化,差速器会立即产生比普通差速器(非限制式)要大得多的内摩擦扭矩。这种差速器的限制方式也叫扭矩敏感式。<br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motorchina.com/magzine/20070620/20070620110048.gif" /></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motorchina.com/magzine/20070620/20070620110111.gif" /></p><strong>  不同行驶状态torsen lsd的扭矩分配</strong><br /><br />  把分动器切换到h4f或l4f模式时,差速器处于“自由模式”,torsen lsd有如下的4种工作状态。<br /><br />  1.前轴转速等于后轴转速<br /><br />  当汽车在良好路面直线行驶时,前轮与后轮的转速接近相等,即太阳轮与环齿的角速度也相等,动力的传动路线如图6所示。如图7所示,太阳轮与环齿转速相等,行星齿轮不做自转运动,差速器的内摩擦为0,太阳轮与环齿半径之比为2:3,前轴与后轴的扭矩比为2:3。正常行驶时,后轴得到60%的扭矩,前轴得到40%的扭矩。这种扭矩分配方式与汽车的质量分配相对应,有利于利用车辆加速时后轴载荷大于前轴的情况下,提升车辆轮胎的抓地力,增加车辆的稳定性。<br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motorchina.com/magzine/20070620/20070620110213.gif" /><br /><img alt="" src="http://www.motorchina.com/magzine/20070620/20070620110328.gif" /></p>  2.前轴转速大于后轴转速<br /><br />  当汽车转向或因湿滑路面导致前轮打滑时,车辆则会出现前轴转速大于后轴的情况。如图8所示,太阳轮转速大于环齿转速,两者的相对运动使行星齿轮被迫自转。但是由于它与环齿和太阳轮齿相互啮合,啮合的齿形角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同时它与行星齿轮架之间也会产生摩擦力,因此行星齿轮的自转受到以上摩擦力的作用,挤压4号离合器盘。另一方面,环齿则沿轴向向左运动,挤压1号离合器盘。4号离合器盘的摩擦力,限制了高转速的太阳轮的转速继续增加,1号离合器盘的摩擦力,则把差速器外壳上的动力直接传递到环齿。由上可知,行星齿轮自传的摩擦力和离合器片的摩擦力构成了内摩擦力矩,从而增加了后轴的驱动力。前、后轴的扭矩分配比最大可达到29:71,从而减小前轴的扭矩,把更多的驱动力分配到附着状况好的后轴。当车辆实现这种扭矩分配后,转向时前轴驱动扭矩降低,增加了侧向附着力,可减小转向侧滑的趋势,操作稳定性得到了改善,同时也提高了汽车在湿滑路面行驶时的通过性。<br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motorchina.com/magzine/20070620/20070620110402.gif" /></p>  3.前轴转速小于后轴转速<br /><br />  当环齿转速大于太阳轮转速,此时行星齿轮也产生自转(图9),自转时与环齿、太阳齿和齿架之间会产生摩擦阻力;同时行星齿轮沿轴向向左运动,环齿和太阳轮分别向左、向右做轴向运动,环齿仍然挤压1号离合器盘,行星齿轮挤压2号离合器盘,太阳轮挤压4号离合器盘,因此,后轴的高转速受到1号和2号离合器片摩擦力的限制,同时动力由行星齿轮架通过4号离合器盘的摩擦力直接传递到太阳轮,增加了前轴的输出扭矩。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由1号、2号、4号和行星齿轮自转摩擦力组成,使前、后轴的扭矩分配比最大达到53:47。<br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motorchina.com/magzine/20070620/20070620110432.gif" /></p>  4.中间差速器的锁止<br /><br />  如果前轮的地面附着力较小,出现了滑转趋势,差速器自动限制其滑转,前轮驱动力自动降低到29%。若前轮附着力继续减小,而此时前轮驱动力不能再降低,未滑转的后轴所分配到的扭矩只能达到71%,此时,驾驶员应该锁止差速器,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特别恶劣的泥沼路面。如前轮离开地面(悬空),该车轮的驱动力降为0,此时如果未锁止差速器,后轴只能分配到71%的最大驱动力,但如果锁止了差速器,后轴则可分配到100%的驱动力。<br /><br />  驾驶员应该根据驾驶经验,在进入恶劣路面前提早锁止差速器,以使汽车驶入该路面时获得更好的越野性能。但是当汽车在驶入良好路面时,必须解除对差速器的锁止,否则汽车前、后轴会产生运动干涉,造成汽车转向困难、传动系振动、机件磨损和油耗增加,甚至会损坏传动部件。<br /><br />  丰田普拉多(prado)四轮驱动系统采用了以torsen t-3为核心的vf4bm分动器,它的常时驱动h4f和l4f模式虽然未锁止差速器,但由于该差速器具有较大的扭矩分配特性,可以最大程度地稳定湿滑路面的驾驶。同时,torsen t-3的核心部件具有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响应快、制造成本低、噪音低、振动小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使丰田普拉多(prado)具有良好的操控稳定性和卓越的越野性能。<br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motorchina.com/magzine/20070620/20070620111022.gif" /></p><strong><br /></strong>  丰田普拉多(prado)历史<br /><br />  丰田普拉多(prado)的历史不算长,它是在“陆地巡洋舰70系列”上派生出来的车型。1983年,老的“40系列”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使用需要,丰田决定对“40系列”巡洋舰进行升级。1984年11月,全新的70系列诞生了。开始只提供2种车身:短轴距的bj70(软顶)和bj73。作为对2门款车型的补充,4门款半长轴距车型也在那时候推出,而该款车的名字也改为了普拉多(prado)。1996年5月,即“70系列”普拉多之后,一个完全独立的“90系列”推向了市场。目前一汽丰田所生产的普拉多(prado)是“90系列”在2002年改款后的最新车型。据悉,丰田即将推出全新普拉多(prado),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命运把握在我手,命运由我去创造. 看帖回贴 是一种美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汽车维修技术论坛 ( QQ: 5591026 粤ICP备16011226号-1 )

GMT+8, 2025-7-8 06:16 , Processed in 0.0982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