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技术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72|回复: 1

2010款上海通用新君越发动机故障灯亮

[复制链接]

9533

主题

2219

回帖

938万

积分

管理员

风之龙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381032

论坛建设奖管理奖杰出贡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热爱本论坛奖最爱沙发原创达人

QQ
发表于 2017-1-18 16: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车型:新君越,发动机型号为LE5,发动机排量为2.4L。

  VIN:LSGGF53X4AH××××××。

  行驶里程:33670km。

  故障现象:客户来店报修内容为该车发动机故障灯亮。

  故障诊断:进入维修工位后技师先做外围的检查,观察机舱内点火系和进气系统各个部件安装是否牢固,接线是否松动,然后连接故障诊断仪查询系统故障。

  用诊断仪GDS检测有DTC:

  P0300 发动机缺火检测

  P0172 燃油调整过浓

  数据流观察到缺火数据,3缸缺火历史记录60367次(如图1所示)。

   2a902a76f4af4de599ff77245d75a8a4.jpeg

  图1 数据流1

  按通常的维修思路,一看是缺火,马上将3-4缸互换点火线圈,试试看是不是有变化?互换后缺火记录数据已经由原来的3缸变成了4缸,而数据显示4缸的缺火记录次数是16次。

  根据上述诊断,技师判断为点火系统故障,征得客户同意,直接更换4个点火线圈以及火花塞(如图2所示)。故障排除后,让客户使用并观察实际状况。

   57378d9b0ed346ee977fb1e5b8d6be6d.jpeg

  图2 新换的点火线圈、火花塞

  不料客户用了两天后又回来了,说发动机故障灯还是亮。技师感到有点困惑,用诊断仪GDS检测发现还有故障码(DTC):P0172 燃油调整过浓,数据流显示燃油长期调整值为-18%(如图3所示)。

   d835bb94eebe46c3ae22ad1cb8045bb2.jpeg

  图3 数据流2

  技师分析,此次故障与上次并非相同,应该是该车还存在隐藏的故障,没有在上次的维修工作中及时发现。引起混合气过浓的原因一般有:

  (1)空气流量传感器;(2)氧传感器;(3)炭罐电磁阀;(4)MAP及真空管;(5)节气门;(6)喷油器。

  于是按这思路检查了炭罐电磁阀(如图4所示),互换了空气流量传感器进行测试,并且更换节气门后还是故障依旧(如图5所示)。

   bea29cb66d8e4f0b8e866f20bbb577ca.jpeg

  图4 炭罐电磁阀

   b6c9344050fb469bbdf6d72d073e1492.jpeg

  图5 节气门体

  既然外部可能引起故障原因的零部件基本都检查了,也没发现有问题,那么剩下的可能就是燃油系统。于是连接上燃油压力测试表,检查燃油压力:点火“ON”时340kPa;怠速时油压表指针到底(如图6 所示)。

   b7928431d0764961b9a8df16513aeaa6.jpeg

  图6 实测油压

  显然,根据油压表的读数可以得出结论:油压太高了。在拆检汽油泵时发现油泵底部异常(很脏),应该就是造成油压高的原因了。

  故障排除:更换汽油泵后数据正常,燃油长期调整数据为1%(如图8所示),故障彻底排除。

   dbb89d691d23422f843e72071d4f33ce.jpeg

  图7 故障位置

   d40a083c1c96480cb1947035adcc18d7_th.jpeg

  图8 数据流3

  故障总结:从整个维修过程中可以看出,维修技师没有很好地分析问题,总是按习惯在寻找原因,导致换这个换那个,最终问题还没有解决。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制定简便有效的诊断策略,这才是我们期待的高手。


命运把握在我手,命运由我去创造. 看帖回贴 是一种美德!
回复

举报

90

主题

1273

回帖

483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83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7-1-18 21: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技术,每天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汽车维修技术论坛 ( QQ: 5591026 粤ICP备16011226号-1 )

GMT+8, 2025-7-8 12:16 , Processed in 0.11933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